安庆时讯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打造运河明珠
2024-12-31 16:38 来源:新安晚报

近年来,桐城市嬉子湖镇珠檀村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行“党建+”模式,将抓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利用省级非遗文化、沿江湿地保护区、引江济淮航道等设施,打造运河明珠,全面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坚持不懈抓党建引领,筑牢振兴根基

坚持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定期开展理论宣讲、防汛减灾、普法宣传、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切实提升村民文明素养。积极探索“研学游”项目的落地,发展乡村振兴的“新质产业”,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经济动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耕地流转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200亩,耕地流转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吸纳了周边群众务工,富了群众的“钱袋子”。

坚持不懈抓环境整治,建设宜居乡村

近年来,珠檀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乡村,坚持“零散美”与“全域美”相融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立环境卫生整治、户内卫生考评、红黑榜公示等工作机制,实现人居环境从“面子”到“里子”的齐头并进,让乡村环境更加宜居,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坚持不懈抓基层治理,培育文明乡风

坚持把推进基层治理作为助推“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贤能人及网格员在信访维稳、矛盾化解、志愿服务、移风易俗、法律宣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配备人民调解员18人,培养“法律明白人”15人,真正确保“大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将“积分制”与村规民约、农村移风易俗、人居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等相结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和每季度在珠檀村裁襟励子文化园“诚信课堂”开展一次“文明宣讲”等方式,引导群众做文明新风尚的倡导者、践行者。自文化园开园以来,举办讲堂18场,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

坚持不懈抓文化传承,丰富文化生活

实施“和美乡村+非遗文化”工程,建设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文化展示中心,有非遗馆、图书馆、诚信课堂、农耕渔业馆等传统文化展示区,同时绘制非遗文化墙,廉洁文化墙,打造文化长廊。举办“裁襟励子”文化节活动,由农民朋友自编自导自演的广场舞、小品等农村题材节目,让群众站在舞台上,从“观众”变成“演员”,从“配角”成为“主角”。

藕玉胜 吴学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