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时讯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宜秀区:推进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4-12-17 17:37 来源:新安晚报

初冬时节,漫步安庆市宜秀区田间地头,一股现代气息扑面而来:农业产业园区内树木成行,田地成片,现代化育苗工厂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控温大棚连成一片。而那一畦畦红彤彤的番茄、一架架顶花带刺的黄瓜、一簇簇火红的辣椒,则把我们带进了飘满果菜芳香的田园农庄。

2024年,安庆市宜秀区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5元,增速6.8%。预计全年达到26410元,增幅7.0%。

2024年,宜秀区农业农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宜秀样板,深耕乡村振兴,以农业农村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为主抓手,以农村环境持续改善为着力点,扎实推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粮食安全扛在肩上

下达全区0.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0.42万亩。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前期工作已完成,持续推进成果汇总。持续开展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工作,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重要农产品生产平稳推进。全区粮食种植面积8.5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9万亩,完成“一种两收”再生稻5347亩、1个500亩以上的市区共建再生稻示范点和1个300亩以上区级再生稻示范点建设任务;畜牧业生产方面,生猪产能平稳,2个生猪产能调控规模养殖场共存栏能繁母猪741头,后备母猪70头。全区蛋鸡(含土鸡)总存栏49.9万羽,同比增长9.65%。渔业发展方面。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36万亩,已完成1个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1个工厂化养殖、2个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建设,被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认定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3家,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共繁殖各类鱼苗达到20亿尾,预计实现水产品产量3.3万吨,同比增长3.02%。

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依靠品牌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品牌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做好“土特产”文章,确立了小红稻作为全区主导产业,水产、茶叶、辣椒、食用菌为特色产业。积极推动宇顺高科发展订单农业,推动小红稻种植面积达8572亩,上半年扩种小辣椒面积500亩已达3100亩。宜秀小辣椒、宜秀大米、宜秀红米和宜秀鲂鲌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录。积极推广应用“稻菌轮作”种植赤松茸模式,该模式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食用菌种植已发展到15家,种植面积200余亩。依托宜秀区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城郊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农文旅融合取得新进展,白泽芭茅村摩玛空间、罗岭小龙山社区巨石山、大龙山百华社区寅强山庄露营基地等一批乡村文旅融合项目建成运营。五横乡花溪茶谷与安徽健之旅集团签约,漂流、茶游等工程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加快推进罗岭镇二轮延包试点任务,印发《宜秀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镇试点工作方案》,同步建设启用区农村土地承包数据互联互通网签上报系统,组织考察学习和业务培训,对接专业技术服务,开展摸底调查等延包试点工作。罗岭镇整镇试点工作正在网签合同攻坚阶段,各项工作时序推进。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表现突出,被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农业投资稳中有升

强化农业“双招双引”,总投资10亿元的“肉牛机械化屠宰及肉类预制菜生产线”、总投资1.07亿元旺旺膨化食品生产线暨配送一体化供应链等项目签约成功并开工建设。罗岭镇辣椒原料初加工基地和标准化蓝莓生产加工基地、白泽湖乡工厂化养鱼项目、大龙山镇云曦林业种植基地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鼓励城市企业依托乡村人力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空间建设带动农民增收的“共富工厂”。先后建设五横社区食用菌加工厂、余湾农产品加工厂、姥山胡玉美辣椒加工厂、大枫光明小学蔬菜加工车间、鹿山茶叶加工车间、妙山粮食加工车间等“共富工厂”十余处。截至今年10月份,该区一产固投在库项目11个,累计完成8530万元,增幅41.86%。

长江禁渔从严从紧

围绕“禁得住、管的好、不反弹”的工作方针,修订完善网格员管理制度,压实巡护员和网格员职责。共派发禁捕宣传单800余张,执法巡查491次,联合执法行动21次,累计清理网具22套、地笼58只。查处违法违规案件66件,查处违法违规人员66人,共处罚金15000元。

乡村建设提质提速

整合资金1200万元完成全区农村环卫一体化改革工作,实现全区农村区域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实行周调度机制,全力推进首批省级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目前,杨亭村、小龙山社区分别完成改厕工程任务,每个村(社区)1000万省级一般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5个省市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已完成建设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今天,一个以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高科技示范、高收益回报为鲜明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已在宜秀大地破土而出,蓬勃生长。今年,宜秀区农业农村局将坚定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打造特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升级产品创新,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筹推进“三农”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汪艺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