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桐城市唐湾镇蔡畈村粉丝工厂生产车间内,弥漫着浓郁的红薯粉香味,搅拌好的红薯粉团在工人们的拳击下,从漏勺中流出,变成细丝,散落到热锅里烫熟,再经过凉水冷却后,捞出晾晒,高挂下垂如瀑布飘逸的粉丝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成了一道乡村风景线。
“蔡畈粉丝采用当地特有的多成分优质山野原料配制合成,制作工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要经过9个主要环节,15道工艺程序才能制作而成呢。”正在制作粉丝的段阿姨说道。
蔡畈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粉丝的原材料红薯的种植,每逢冬季,村民们都会将收获的红薯制成红薯粉丝。目前,该村有粉丝加工厂7个,并通过“党建+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粉丝产业做大做强,每年产量可达20余万斤,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作为桐城特产之一,蔡畈粉丝制作工艺于2019年成为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人们的青睐,也是桐城人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佳礼品。”蔡畈村党支部书记段娇说,粉丝产业的发展,拓宽了群众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唐湾镇蔡畈村红薯粉丝的发展,正是该镇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唐湾镇立足各村原有产业基础,确立产业发展新思路,鼓励各村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引导农户利用土地、资金、劳务等方式,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镇的茶叶、有机大米、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联农带农成效明显。下一步,该镇将深耕“一村一品”,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绘就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