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里,没有人能数得清他曾参加过多少次危重症抢救,挽救过多少个垂危的生命;没人说得清他有多少次深夜从家里赶到医院,陪患者度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作为海军安庆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陈焕坚守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用27年的行医历程践行了“仁心仁术”的理念。
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其他地方,只要碰到需要帮助的人,陈焕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不管是上下楼梯需要搀扶的病人还是寻找检查科室的患者,时常见到陈焕在侧的身影。2019年8月,陈焕在出差途中,当听到列车上的寻医广播,他二话不说立马赶到身体不适的乘客身边,问诊、检查、指导用药,直到老人的状况好转。
陈焕就是这样一个富有高度事业心、强烈责任感、精湛医术和仁爱之心的人,深受着病人及家属、同事的爱戴和赞美。因表现突出,陈焕荣立军队三等功1次,获安庆市先进个人1次,2010年和2012年次被海军装备部评为优秀党员。多次获得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近日还被评为安庆市“十佳医生”。
陈焕(左一)正在查房。
刻苦钻研 提升医术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要履行好医生的神圣职责,必须精通业务,把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终生的追求。在这一信念的驱使下,陈焕努力钻研业务知识,认真阅读有关医学杂志,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帮助很多疑难杂症病人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2018年,望江县40岁的李先生,因不明原因反复发烧,2个月一直发热状态,且体温在39度以上,周身关节酸楚疼痛,辗转各大医院,都没找出病因。慕名找到陈焕,在详细询问病情,细致查体后,确诊为“慢性EB病毒感染伴嗜血综合征”,李先生得到了有效的就治。
2019年5月末,陈焕收到一面患者家属送来的锦旗,这是一位晚期肺癌患者王老去世前吩咐家属特意定制的。10年前王老因晚期肺癌就医,陈焕主任为其制定个体化方案,在他的治疗下,王老带瘤生存了10年。王老及家属对他非常感激。
多年的医学生涯,练就了陈焕一身过硬的技术。他擅长呼吸系统各种疑难及危重症的诊治,肺部少见病、罕见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呼吸系统重症感染的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康复期治疗,肿癌的综合治疗等;特别是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灶的鉴别诊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电子支气管镜下的介入治疗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如今他是皖南医学院兼职教授、全国PCCM规范化建设认定专家、安徽省呼吸医师协会基层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医师分会常委、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康复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安徽结核病学分会委员、海军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肺癌早诊华中区域协作组成员安徽省抗癌协会皖西南分会常委、候任主委等。
仁爱之心 服务病人
陈焕经常说:医为仁术,必怀大爱之心。医生面对的病人,很多因病痛折磨而情绪急躁、焦虑、抑郁。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心怀大爱,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安抚病人,消除其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病人不论贫穷、脏乱与否,他一律平等对待,态度始终和风细雨,体贴关心。甚至遇到一些付不起医药费的患者,他也毫无怨言地为病人诊治。
2015年,急诊科送来了一位急诊咯血的五保老人,在没有人管的情况下,陈焕没有推脱,他安排老人做了相关检查,为老人在食堂订制饭菜,为老人进行一系列治疗。他还常常到老人病床前嘘寒问暖,老人对此非常感激,同时也很惭愧,因为没有钱交住院费用,也因为陈焕的仁心仁爱。陈焕和科室的医护人员坚持为老人免费治疗将近一年时间,最终老人因晚期肺癌全身转移、肾衰而离开人世。
满怀仁爱之心,扎实的医学功底,让陈焕成为病人眼中的好医生,也让他在一次次面对凶险且未知的“战斗”时,展现出高超的职业素养。
2003年,非典肆虐中国。在安庆抗击非典的战役中,陈焕不顾个人安危,不听别人劝阻,主动请缨,他如愿被抽调至市防“非典”专家组,随时听从市“非典”指挥部的调遣,奔赴市辖八县医院和本市各家医院,对那些发热、血象不高肺部阴影发展快的病例会诊、讨论,进行筛查,处理,对留观或疑似病例进行排查。同时回自己的医院组织本院医护人员培训,负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担负起医院防治非典的任务。
作为呼吸科医生,陈焕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个工作的风险性,但他总是冲在前面,而每一个发热留观或需要鉴别的病员救治过程中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直到病人的症状缓解或排除非典的可能性。
事实上,2003年的非典,对于陈焕来说只是战斗的开始。2005年参加安庆市“手足口病”专家组,2008年参加安庆市“红十字学会”急救先锋队……他和他所在的呼吸内科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组成员,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由于长年战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线,不仅塑造了陈焕临危不惧、敢打硬仗的职业精神,而且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深信,医生的能力多储备一分,患者的治愈率就高一分。
廉洁行医 医德高尚
“带着感情下病房,凭着良心开处方”是陈焕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告诫科内年轻医生:“医生只有热情为患者服务的义务,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权利”。本着这种态度,陈焕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总会左掂量右思考,怎样达到既保证疗效,又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许多病情严重的病人住进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经陈焕带领的团队精心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后,有些家属表示感激之余邀请其吃顿饭或塞一个红包之类的,都被婉言谢绝。他常说病人不容易,治病花费不少,回家康复还需调养,要多为病人着想啊!千万别为一些蝇头小利,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丢弃了医生的医德!
心怀大局 科学管理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深知不能只有自己一枝独秀,科室要发展,医院要发展,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全面发展。陈焕说:“培养一支理论技术过硬、服务佳、团结奋进的团队,我责无旁贷”,他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凝心聚力,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科室工作的生机与活力,让年轻医生接受新观念、新知识,他把所学到的知识传递给科内人员,让大家一起进步。
对于年轻医生,他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经常带领科室年轻医生进行重点病人分析和读肺CT片训练,对年轻医生言传身教,诲人不倦。
近年来,作为国家级、省级呼吸继教专家,陈焕先后30余次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呼吸沙龙专题讲座,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已申报科研项目10项,完成7项,正在实施中3项,发表SCI文章1篇,国家级核心(统计源)期刊及省级期刊论文20余篇。主持编写并出版了皖南地区多期《呼吸沙龙》专刊。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全国基层医院肺癌早诊和治疗示范基地”,2018年该科成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科)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2018年加入“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成立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